專家座談興隆大講堂:“累吾化身八千返,為汝說法四九年”
1月24日(臘月初八釋迦牟尼佛成道日)下午四點,各界專家座談兗州興隆文化園傳授弘揚傳統(tǒng)文化,前來參加講座的有著名戰(zhàn)地記者,詩人,作家,書畫家,獨立紀錄片導演、制片人及跨界文化人的李玉謙先生、兗州區(qū)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武秀先生和兗州區(qū)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馮憲開先生。
開課前山東興隆文化園有限公司總經(jīng)理劉學恩先生(右一)致詞,以往的員工培訓多以企業(yè)文化和弘揚傳統(tǒng)文化為主,也是因為由此契機邀請專家前來講座,舉辦“興隆文化大講堂”活動。
《錢氏家訓》與一個家族的興衰
“趙錢孫李”這部編定于宋朝的《百家姓》,為何將“錢”姓列為僅次于“皇姓”的第二姓,地位如此顯赫?這一切歸功于錢氏家族的鼻祖——錢镠,自唐末以來開枝散葉,人才輩出,時至今日人才更是呈“井噴”式爆發(fā),這便要了解《錢氏家訓》了。家訓是一個家族發(fā)展的指路明燈,錢氏家族為國家作出的卓越貢獻便是在錢氏家訓的影響下培養(yǎng)出來的優(yōu)秀人才。家庭環(huán)境可以影響后人,也可以培養(yǎng)后人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。
傳統(tǒng)文化以“孝”為根本,“孝”便是聽從父母的諄諄教誨。而一個家族的延續(xù),是從后人的品德中所見,那是祖輩良好習俗的傳承,有因才有果,種善因得善果便是這個道理。
人家欲興,必由家規(guī)嚴整始;
人家欲敗,必由家規(guī)頹敗始;
欲子弟成人,須從自身做起,以身作則,能為兒女作榜樣始。造福布施天下人,天下人感恩惜福
《錢氏家訓》寫到“民為貴,社稷次之,免動干戈,即所以愛民”,這與佛教中“普度眾生”是一樣的,釋迦牟尼佛經(jīng)過六年的苦行,于農(nóng)歷臘月初八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,也正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后,便有了佛道、佛法。
中道,不住二邊。在佛教中常說“不二法門”,指平等而無差異,沒有分別和歧視。在佛教中,沒有愛憎,沒有凈穢,沒有是非、沒有對錯、沒有善惡,這便是中道,也是佛教的核心思想。
眾生皆有佛性,眾生皆可成佛
奇哉!奇哉!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因妄想分別執(zhí)著而不能證得。眾生皆有佛性,眾生皆可成佛。在佛教中,眾生平等,迷則眾生,覺而成佛。
累吾化身八千返,為汝說法四九年
釋迦牟尼佛為眾生講經(jīng)說法,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,了卻生死,免受六道輪回之苦。寧受地獄苦,但聞眾佛名,不受無量樂,而不聞佛名。儒,吾之師;道,儒之師;釋,道之宗。儒釋道,是智慧之始,智慧是解決一切困難的根本,愿眾生早證菩提,擺脫六道之苦。
李玉謙:著名戰(zhàn)地記者,詩人,作家,書畫家,獨立紀錄片導演、制片人,跨界文化人。
第一課“興隆文化大講堂”活動在李玉謙先生的祝福聲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,感謝前來參加本次活動的各界有緣人士,我們恭候更多愿與興隆文化園結緣之人前來報名參加,第二課“興隆文化大講堂”活動,敬請期待,歡迎有緣人士報名參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