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漆器的發(fā)源地竟然在兗州!
最近一部網(wǎng)絡(luò)劇竟然火了大兗州,原因是什么,且聽小編細細講來!
公元前237年,趙悼襄王趙偃入朝于秦,嬴政置酒接待,為此趙國特供奉兗州漆器與青州美絲與秦王...
漆器,源于在中國新石器時代,早在哪時候,我們的祖先就認識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。歷經(jīng)商周直至明清,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(fā)展,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。中國的熗金、描金等工藝品,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。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(shù)方面的重要發(fā)明。
《書經(jīng)·夏書禹貢》中記載:“兗州,厥貢漆絲。”生漆和絲綢一樣,作為貢品來進貢給帝王的,而非百姓可用。以至于虞舜用了漆器作為食器而導致了下屬部落的不滿,可見其制作的不易。
在中國傳統(tǒng)家具中,大漆的使用,源遠流長。早在遠古時代,就有關(guān)于漆樹的記載。不僅《尚書·禹貢》曰:“兗州厥貢漆絲”,另外《山海經(jīng)·西山經(jīng)》中說:“虢山,其木多漆棕。英靼之山,上多漆木。”由此可見在古兗州(今山東)一帶多漆樹,在幾千年前已經(jīng)用漆絲作為貢品了,楠桿生漆“明清時期”作為皇家貢品,素有“貢漆”之稱,一度曾遠銷東南亞各國。《貴州府志》、《德江縣志》介紹楠桿生漆有特色,品質(zhì)非常好。有詩贊曰:“生漆凈如油,寶光照人頭;搖起虎斑色,提起釣魚鉤;入木三分厚,光澤永長留”。
揚雄《兗州牧箴》也說:“草繇木條,漆絲締絺生”,漆絲絺佇正是制造漆器的主要原料!妒酚?貨殖列傳》說:“山東多魚鹽漆絲聲色。”《鹽鐵論?本議》說:“隴蜀之丹漆旄羽”,“兗豫之漆絲締之”,是全國著名的。當時各地的公私漆器作坊,也如雨后春筍,層出不窮。
漆器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(fā)明,隨著社會生產(chǎn)力的發(fā)展,初生的漆工藝,像早晨初升的太阻,不斷升起。大約經(jīng)過了五千年左右的蓬勃發(fā)展,從西漢初年開始,它如日中天,發(fā)射出最大的光和熱,進入了中國漆工藝史上最燦爛輝煌的巔峰時代。
由此可見,兗州,雖然不是漆器的生產(chǎn)地,但卻是漆器原材料的發(fā)源地!
兗州,一座已被遺忘的歷史古城,不僅為世界漆器做出了重要貢獻,更為世界人類文明的推進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!